【臉書是不是在偷聽我講話?】
正在看臉文的朋友可能常常在想:「臉書是不是在偷聽我講話,怎麼我剛講到XXX,馬上就看到XXX的廣告?」。
日前紐約時報推出「隱私專欄」(The Privacy Project) 指出,學者研究了臉書生態系統內所有的 App,他們並沒有發現有自動錄音並上傳到未知伺服器的證據 (http://bit.ly/2zgoz3I)。
究竟臉書怎麼知道我說了什麼,然後精準的投放廣告到我手機上?其實每個人的手機收集了我們巨量的個人資訊:興趣喜好、按讚行為、行動定位、好友資訊、瀏覽紀錄、購物紀錄以及好友們的興趣、定位與瀏覽購物紀錄等等。透過人工智慧分析,臉書不需要偷聽就比我還早知道我想要買什麼!
如果不想被臉書知道這麼多私密資訊,從個人角度來看,每個人都應該更加重視自己數位足跡上各式被採集的資訊。我將替大家整理一些數位工具可以替我們守衛數位個資。
從公眾的角度來說,大量的人民資料若是外洩到敵國更是影響到國家安全。我在立法院努力推動的「個資法」修法,便是要規範科技廠商必須揭露資料庫所在地,政府管理的使用者個資不應被存在沒有資訊保障的國家,同時也要加強消費者對自己數位個資的掌握。接下來也將推動包括「人臉辨識科技使用規範」等法案,都是讓國人免於無時無刻都生活在科技公司以及敵國監視下的恐懼。
紐約時報隱私專欄(英文):
https://nyti.ms/2zebp7g